为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展示我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更好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哈尔滨市文明办开设“全国文明单位巡礼”专栏,生动呈现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在加强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新风、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为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创建提供创建经验,带动更多单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贡献力量。
红色殿堂闪耀文明之光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建于1948年9月10日,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城市党校之一。先后获得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庭院绿化单位、省级卫生甲级单位、省级安全文明单位、省级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省级机关档案工作目标先进单位、省级“三育人”先进集体、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市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市干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三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党建+创建”双建融合,高标准推进文明创建。始终坚持党建统领。始终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努力构建校委牵头抓全局、机关党委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全校教职工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文明单位建设成效显著。学习教育践初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党性,洗礼思想,培根铸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拧紧思想发条、摆正纪律戒尺、锤炼过硬作风,坚持恪守学术道德,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为学员做好表率。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备、作用突出”标准,进一步推动基层党支部建设,突出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带头参与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社区共建等创建工作,党组织作用持续增强,创建基础不断夯实。
“文明+责任”双轮驱动,高水平建设文明党校。凝心铸魂走在前。充分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思想引领先行者、党性理论大熔炉、科研咨政主力军的职能作用。优化教学布局,构建“1+N+1”体系模式,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解读。育才献策显担当。履行社会责任,当好红色摇篮和红色智库。年均开展各类宣讲百余场,累计受众近万人次,宣讲工作受到市委及中央党校媒体关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研人员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强化科研攻关,近三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4项。紧扣市委市政府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不断强化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能力,努力打造高水平智库。做强特色树品牌??偈滋蹩沽竦承越逃废撸纬删哂械胤教厣牡承越逃纬烫逑?。
“培育+实践”双向发力,高品质弘扬文明新风。引领青年干部前行之路。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通过联系实际、丰富载体、压实责任等方式,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为主,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等方式,提升了党校青年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拓宽志愿服务“朋友圈”。文明实践走在前?;埂肮馀绦卸薄袄掷唷薄奥躺镄小薄鞍郎硕薄俺家品缫姿住钡然疃钊氤悸躺?,建设节约型单位;广泛开展文明上网、文明旅游、文明服务、文明餐桌活动。多渠道开展志愿者服务交通文明劝导、社区共建共治等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播文明风尚;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入乡村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扎实推进“义务植树”“三下乡”“贫困户帮扶”“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认真履责担当示范行动,为社会传递正能量。文化建设铸“基石”。高标准建设职工之家和党员活动室,定期更换LED创建标语展牌;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水平,打造花园党校、绿色校园。注重人文关怀,逢年过节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同志,持续开展为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健康讲座、送生日蛋糕活动;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完善校园花草树木标牌标识,一楼设置办公区科室引导牌,让环境“开口”、墙壁“说话”、文化润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