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振兴中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王士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政策。哈尔滨民营企业艰苦创业、积极创造、勇于创新,是全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始终是哈尔滨振兴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发展民营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民营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反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等重要要求,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民营经济、怎样发展民营经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傲礁龊敛欢 弊魑澈凸业拇笳秸氡恍慈胄率贝岢趾头⒄怪泄厣缁嶂饕宓幕痉铰?。民营经济地位取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运动规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现实生产力状况是判断民营经济地位的物质根源,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
深刻认识民营经济内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民营经济具有先天市场属性,民营企业决策快、效率高,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则高度契合。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只有决策迅速、反应敏锐、创造力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生存壮大。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自己的力量,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规定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就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规定性而言,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过程的基础性动力和重要支撑要素。党中央始终关心爱护民营企业,现在的诸多改革举措都是围绕怎么发展民营企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要深刻领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哈尔滨全面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发展民营经济的使命感责任感,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在促进发展、推动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对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意义,及时回应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重大关切。
准确把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坚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决心
哈尔滨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受计划经济影响深,国有经济比重大、负担重,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民营经济发育不充分。民营经济总量规模不大,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低于43%,不到半壁江山。国内发达地区普遍在60%以上,南方一些沿海城市甚至超过70%。创新能力偏弱,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上市企业数量偏少,核心竞争力偏弱。产业层次低,哈尔滨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企业少,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的企业多。增长动力不足,近年来融资渠道单一,由于信用不足、运营不规范、市场化运作不强等问题,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难度较大,自筹资金比例高。在清醒分析问题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哈尔滨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动能的加速集聚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民营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有感而发:“信心赛黄金。只要有信心,未来可期?!毕敖阶苁榧谴邮迪指咚娇萍甲粤⒆郧?、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地缘政治环境变化等方面,明确指出了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重大机遇,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东北全面振兴的动员令,彰显了党中央坚定支持东北地区和黑龙江振兴发展的鲜明态度,更为东北地区加强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和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要激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的动力和活力,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把握机遇、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哈尔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实质是新科技的广泛深度应用,是产业的不断生长和迭代,其根本动力是科技进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及服务的效率、质量和附加值。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视察时首次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解决老工业基地发展动能不足问题,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经济肌体的创新活力,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当前东北振兴的新起点。哈尔滨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底蕴深厚、产业基础坚实,正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不断壮大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以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创意设计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全面推进“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政治责任,又有条件能力。为了帮助民营企业更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民营企业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发改委也提出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最具创新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和低碳经济等领域的攻关任务,并提出了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链式创新、集成创新等可操作落地的针对措施?;斡牍抑卮笳铰?,是哈尔滨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民营经济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要加强同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促进东北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围绕促进东北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生态产业,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等领域投资力度,发展现代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这些重要部署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投资方向。引导民营企业家深刻领会东北振兴的战略部署,深化对经济社会形势变化的认识,增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能力和本领,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推动哈尔滨全面振兴。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和条件,着力推动哈尔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促进哈尔滨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实践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用足用好国家民营经济“31条”、省民营经济“45条”,切实推动哈尔滨民营经济“40条”等政策落地见效。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环境,推动“非禁即入”落地落实,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壁垒。在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さ确矫嬉皇油?,依法?;っ裼笠挡ê推笠导胰ㄒ?。畅通服务企业“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绿色通道”,真心实意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企业家放心创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维护统一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ちΧ?,推动民营企业依法诚信规范经营,引导企业家遵纪守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发挥商会自治自律作用,引导民营资本健康有序发展。
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依法依规履行涉企政策调整程序,在涉企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评估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作用,推动涉企资金直达快享。针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推行告知承诺制。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鼓励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开展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大民营经济数字化支撑,围绕民营企业数字化需求,规划建设智算、超算、边缘计算等新型数据中心。加快中国移动哈尔滨智算中心、哈尔滨数字龙江智算中心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光纤到户”“千兆城市”建设,适度超前部署5G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和融合应用。结合哈尔滨民营企业数字化赋能等专项行动,开展工业云应用推广。加强民营企业融资支持,用好“信易贷”平台,推动省属政府性融资担?;褂牍蹩苟越雍献?,落实企业上市“紫丁香”计划,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依托地方征信平台整合水电、海关、税务等银行迫切需要的公共数据及金融、商业等领域的数据资源,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精准信用画像提供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数字化转型”专项金融产品,加快推广“数转智改贷”,构建以“数据资产增信+全面风险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非标准金融产品,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健全联系服务民营经济组织制度和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干部包联企业机制,拓宽畅通政商沟通渠道,健全政商交往“双面清单”,推动政商沟通联系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营造尊商重商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正确解读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理念主张,广泛宣传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推出一批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的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增强民营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善待企业家、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