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系统集成 注重突出重点 注重改革实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教授
赫鸿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其中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基础,彰显了我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系统集成”就在于“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突出强调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系统、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新形势,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力探索如何把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是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就要树立辩证思维,注重改革的系统性
系统观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恪守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的系统思维,增强改革发展的系统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项改革之间的关联度、紧密度和嵌入度前所未有的呈现出来,表现为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各领域改革也会影响改革大局,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系统思维来谋划各方面改革,实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协同配合。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坚持系统观念就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各领域改革之间的普遍联系,通过对各领域改革进行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分析,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复杂的改革过程中找到各系统之间的功能耦合性,才能处理好改革涉及的各种重大关系问题。坚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促进各领域改革全面协调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妥善处理和调整改革过程中的各种系统性、结构性问题,高效解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就是要树立辩证思维,注重改革的整体性
从改革的全局和整体出发谋划改革,把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高改革的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目的是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使整体利益产生乘数效应,避免一加一小于二的状况,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相互抵消?!苯徊饺嫔罨母镏械摹叭妗?,内蕴着对整体性的要求,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因此要坚决杜绝只讲局部不讲全局,只讲部分不讲整体、只讲眼前不讲长远的各自为政、急功近利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我们必须要强化辩证思维,树立整体、全局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要求,也是谋划战略性、整体性、长远性问题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领导干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按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把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改革置于总体部署之中,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的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同时,改革整体性强调要杜绝平均用力、齐头并进,因为整体性是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整体性,即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这是把握改革发展大势和原则要求的重要前提和战略部署。整体观念与系统观念密切相联,坚持系统观念必然要求从整体上、全局上考虑问题,要求跳出局部看整体,立足当前看长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就体现了党和国家从事业发展大局高度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整体观、全局观。牢固树立改革的整体观,将改革的宏伟蓝图变为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把各领域、各方面出现的问题放到整体、大局和全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决策,做到在改革实践中各环节、各领域上下贯通、左右协调,才能防止顾此失彼甚至相互掣肘。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就是要坚持辩证思维,注重改革的协同性
注重改革协同性,是强化改革系统性、整体性的必然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的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定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就要坚持分轻重、顾彼此的统筹观,按照“五位一体”的要求,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把握改革的发展阶段和节奏,使改革在不同阶段上相互协调,在不同领域中协同一致,使各项改革之间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实现系统性、整体性推进的协同效果。为避免使改革陷入协调失衡的矛盾冲突,阻碍改革的协同推进,就要重点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革方案、改革落实、改革效果这三个环节。首先,改革能不能做到协同推进,方案设计是前提。要加强对改革方案的整体设计,既统筹考虑战略层面的问题,又要统筹考虑战术层面的问题;既要立足于各项改革自身的情况,也要考虑与其他改革的协调、互补,涉及政策配套的改革方案,相互要留有制度衔接的入口。其次,改革协同要贯彻到落实环节,就要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完善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改革落实机制,改革牵头部门要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意见分歧、相互掣肘等问题,地方对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要结合实际抓好统筹。最后,改革协同最终要体现在效果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成效要靠实践检验,既要看单项改革的成效,也要看改革的综合成效?!币愿蟮木鲂暮推ψズ酶母锒讲旃ぷ?,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经过实践检验后要反复打磨、精益求精,经?!盎赝房础薄跋竿魄谩保纫聪喙亓母母锓桨概涮壮鎏ê吐涫登榭?,又要评估改革总体成效;既要全面认识和把握问题所在,又能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把控时机节奏,推动各项改革举措释放最大效应、达到最优效果。